互联网企业成为大学生择业首选 不求高薪看发展
齐鲁人才 . 2016-12-05发布

800余家用人单位提供3万余个就业岗位,参会学生达到3万余人次,初步达成就业意向的有1.4余万人。昨天上午,“2017年青岛市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高校行”启动仪式暨“送岗位进校园”大型招聘会在青岛国际会展中心举办。本次招聘会由市人社局联合20所在青高校举办,是我市大型年度品牌人才盛会,也是今年山东半岛最大规模毕业生招聘会。

为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市人社局表示,我市还将大力实施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和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通过就业创业服务高校行活动,进一步将就业创业服务向高校延伸,重点推行“十进高校”的对接服务,力争明年接收引进高校毕业生7万人以上。

3万余大学生参加招聘会

3日上午8时许,记者来到青岛国际会展中心,来参加招聘会的大学生已经在门口排起了长龙等待入场。800多家企业参会,提供大学生就业岗位3万余个,涉及化学化工、机械制造、信息技术、经济管理以及能源、材料、外语、法律、新闻等多个行业,3万余名应届毕业生参加了此次招聘会,当天达成初步就业意向的有1.4万余人。本届招聘会从参会单位层次、提供岗位数量、参与招聘学生数量上,均比往年有较大突破,成为我市乃至半岛地区最大规模的毕业生招聘会。

不求高薪看发展

记者现场采访中发现,现在大学生找工作更趋于理性化,薪资已经不是大学生们找工作考虑的首要条件了。来自青岛大学的学生李娜就读国际金融专业,她告诉记者,工作并不难找,但是有发展前景、有五险一金、有完整休息日的工作还是不太多,所以毕业后她没有急着敲定工作。 “还是要找个有发展前景的,至少进了这个公司后能学到更多的东西,还有公司要有定期的专业培训,让我们掌握更多的专业实践知识。 ”李娜说,她觉得找工作并不着急,一定要找个能提升自己的,不求高薪看发展。

对于毕业生求职不着急的心态,企业也已习以为常了。一家制造企业的人力资源经理宋先生告诉记者,今年的毕业生大多是95后,他们的就业观念发生明显变化,推崇“慢就业”“懒就业”“间隔年”,反正就是不急着就业。宋经理表示,这和95后的成长环境有关。很多95后大学生并不需要“保底工作”,由于生存压力较小,不少应届大学生 “并不担心就业”,更加注重个人投资和兴趣发展,从目前来看,即将进入职场的95后诉求更加明确:工作强度不大,能够轻松上手,注重自我感受。宋先生提醒,就业并不能光看兴趣,还要注重就业质量,学生在职位选择时,最好能全方位对岗位做一个评估,这样可以更好地把握未来的就业方向。

记者在现场采访时了解到,大部分毕业生期望的薪资待遇从3000元到4000元不等,少数毕业生期望毕业转正后拿到的薪资待遇在6000元以上。

互联网企业是首选

随后,记者来到招聘会D区,在入口处的位置看到了一家互联网企业的招聘广告十分抓眼球:“年薪15万招贤纳才”。记者发现,招聘会上摊位很多,但是两极分化的现象也比较严重,一般互联网企业的招聘摊位前都会排起长队,但一些传统行业摊位前就十分冷清。一家传统制造企业的招聘负责人刘女士看着展台前零星的应聘人员有点“心碎”,因为不远处的一家物流公司展位前,等候投递简历的学生排的长队已经拐了好几个弯。

“我们是制造业企业,给学生的岗位还是很不错的,薪酬也比同行业平均水平要高出一截,但学生们为什么不来呢?”刘女士很“嫉妒”展位斜对面的物流公司,“他们在郊区,为什么这么多学生愿意去?搞物流比我们辛苦多了。 ”

“我想在找工作的时候换个不同的方向,也是测试一下我的能力。 ”青岛理工大学自动化专业的孔同学表示,他之所以选择物流公司,而不是“对口就业”,主要是环境使然。 “三天两头收快递,要说什么行业离我们最贴近,那肯定是物流了!今后物联网肯定会更加火。 ”孔同学告诉记者。

传统企业急需互联网人才

记者看到,一些传统企业为了招到人才,已经出现了与时俱进的变化,在众多岗位中,除了程序员等专业技术岗位之外,一些传统行业,如制造、金融、贸易等行业也随着“互联网+”衍生出了若干相关的职位。比如电商客服、电商推广、网络数据分析、网络安全;媒体企业也出现了新媒体运营、网络营销等职位……互联网企业发展迅猛,传统企业也是求才若渴。 “传统企业急需引进互联网人才来驱动转型并扭转局面。 ”一名业内人士表示,前些年,企业需要的只是基础型人才,如今已经转向中高端人才,但从目前的人才供给看,互联网高端人才缺口非常大。从全国范围来看,互联网相关行业发展如火如荼,专业跨界人才相对缺乏,人才流动日益频繁,行业间频现以高薪、股权期权激励等为诱饵的“抢人大战”。

记者还看到,此次大型招聘会吸引来不少外地高校毕业生,包括上海、西安等地的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