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样”就业歧视这顽疾如何破解?性别、家乡也成门槛
齐鲁人才 . 2017-06-08发布

日前,有媒体报道称,国内某企业在招聘中发布歧视性招聘要求,拒绝招聘以下几类人:简历丑的;研究生博士生;开大众的;信中医的;黄泛区及东北人士。报道一出,舆论哗然,引起众多求职者的吐槽。

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预计将达795万人。在庞大的数字面前,个别企业的行为再次将就业歧视这个话题推上风口浪尖。记者调查得知,目前在应届毕业生招聘会上,性别、家乡、院校已成为毕业生被拒的主因。

名校成了招聘固定标签

就读于山西某大学的小陆近来正为找工作忙得不可开交,今年毕业的她准备回家乡工作,在招聘会及网上投简历时,她便格外留意了一下济南及周边城市的一些用人单位。在她筛选的十余家用人单位中,只有一家符合投递简历的条件。“好多单位都列明了要‘211’、‘985’院校的毕业生,我的学校不在其中。”小陆告诉记者,她就读的专业在山西省属于重点学科,但因学校不在“名校”之列,在一些招聘中,甚至连投简历的条件都达不到。

连日来,记者走访多家校内外招聘会后发现,“211”、“985”等名校确实成了一些用人单位列出要求中的固定标签,如位于历城区的一家知识产权代理公司招聘人力资源主管助理,开出的条件是月薪4000元,但应聘者需是“211”院校的应届毕业生。对此,大部分用人单位的说法是名校毕业的学生更具有潜力及良好的素质,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的培养成本。

性别、籍贯也成为被拒因素

佳琪是山东大学中文专业的大四学生,今年3月份,她通过招聘进入了一家连锁餐饮服务公司的广告部,并与公司签订了为期3个月的实习合同,实习期间工资2200元。今年6月初,眼看着实习合同即将到期,公司的人力资源部却迟迟未下发留用通知。6月5日,佳琪被公司告知实习期间不合格,公司将不再续签正式合同。“公司的领导找我了,说这份工作会经常加班和出差,不适合女生,但却说我实习不合格才不留用。”6月6日,在多次协商未果后,佳琪便拨打了12345市民服务热线反映了上述问题。

一些企业招聘启事中有很多都会写有“仅限男性”、“限XX户籍”等字样,其中“仅限男性”的招聘启事多发生在广告、医药、软件、培训、金融等行业。而在记者的走访调查中,许多女生都表示在找工作中遇到过类似的隐形性别歧视,也有不少毕业生表示籍贯也是被拒的因素之一。

就业歧视可能会错过真正人才

专家认为,就业歧视以各种方式“横行”,主要原因是一些就业歧视游走在法律边缘。我国《劳动法》第十三条规定,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就业权利,在录用职工时,除国家规定的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者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但即便法律明令禁止,在一些招聘会上,仍存在一些企业以“工种不适合女生”等理由的性别歧视。

而之所以存在就业歧视,根本原因还是招聘单位觉得大学生有就业压力,企业则没有招不来人才的压力,于是就把一些跟学识和能力无关联的条件,甚至个人喜好放进招聘要求中。表面上看,通过“严格”筛选,招聘单位可以如愿以偿招到全方位符合自身意愿的毕业生,但事实上,因为有好多招聘条件与应聘者的学识和能力无关,一些应聘者只是在浮泛的层面迎合了招聘单位的喜好,并不能保证在学识和能力上与招聘单位有深度契合。这对招聘单位的发展也是不利的。